X

全国道德模范朱恒银 (敬业奉献)

全国道德模范朱恒银 (敬业奉献)

发布日期:2019-09-09 来源: 【字体: 打印

全国道德模范朱恒银 (敬业奉献)

朱恒银,男,汉族,1955年11月生,中共党员,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。

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做一件事就要做好。用初心坚守匠心、用行动书写担当,44年扎根地质一线,从地表向地心,朱恒银让探宝的“银针”不断前进,甘当永不停歇的“钻头”,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,填补7项国内空白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在旷野中创造“中国深度”,为国家带来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。

1976年,怀揣报效祖国梦想的朱恒银到地质队当了一名钻探工人。当时国内钻探设备落后,一次野外作业,钻机故障,班长重伤致残,他下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现状。1978年他考入大学深造,苦学理论知识,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,毅然回到地质队。从“六五”计划开始,他先后参加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,取得“多分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”系列成果,攻克了陡矿体等无法勘探矿体系列难题,让10万吨储量的滁州琅琊山铜矿惊现于世,矿山开采寿命延长30年,8000名工人因此保住饭碗,还探明霍邱李楼铁矿、铜陵冬瓜山铜矿等特大型矿区。

2006年前,受技术所限,铁矿石需大量进口,价格受制于外国。凭借对祖国钻探事业的忠诚与热爱,朱恒银带着一股“犟”劲领衔攻关深部钻探项目,无数日夜、无数汗水,终于一举突破探矿瓶颈,将地质钻探深度推进至3000米以深,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作出巨大贡献。

2003年7月,上海地铁四号线突发地面塌陷事故,外滩两座大楼倾斜,黄浦江堤坝和20层高的税务大厦面临严重威胁……危急关头,上海想到了安徽“地质神兵”朱恒银。他率队连续奋战10个昼夜,出色地完成抢险任务,避免一场灾难发生。他参加完成“上海地面沉降监测原理与施工技术”科研项目,有效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,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浦东国际机场、磁悬浮铁路、东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。

“地质事业需要年轻人接班,‘工匠精神’需要代代传承”。从2010年到2014年,一个个不眠之夜叠加节假日,朱恒银在国内率先编写了百万字的《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》《深部地质钻探金刚石钻头研究与应用》,为我国钻探行业留下了珍贵的技术资料。

野外勘探,危险相伴,几次生死攸关,他都转危为安;孩子出生时,他在钻机上做试验;母亲去世时,他没能赶到床前;44年野外作业,多少个春节他都错过了和家人的团聚……虽心存愧疚,但无怨无悔,他毅然将青春献给祖国地质事业。

朱恒银2005年1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,2016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9年1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“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荣誉称号,2019年4月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,2019年被安徽省文明委授予“安徽省道德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
 浏览次数:1167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
返回顶部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237号